24小时服务热线 18027124727
18620026217

科沃园

科沃园  

e026665d8d6c415591e626dc79c163f7_4

我国专利运营难题如何破解?

返回列表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 发布日期: 2018.09.21
       专利运营机构是专利运营的中坚力量。专利运营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服务,专业的服务能力和适合的商业模式是立足市场的关键,也是其价值的体现。在专利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运营机构,体现了专业化分工的高效率。

运营模式百花齐放

      《2015年中国专利运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的以“专利运营”“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投资”“专利投资”等为名称的相关机构已经超过150家。笔者经过梳理,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专利运营机构进行如下分类:

      1.高校成立的独立第三方中介机构。第三方中介机构是专门面向高校的校外专利管理公司,通过合作,高校将其发明创造提交给第三方中介机构,由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专利运营事宜,收入由高校和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分成。这类机构的典型代表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立的研究公司、威茨曼科学研究所的Yeda、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的T3、希伯来大学的Yissum、特拉维夫大学的Ramot、海法大学的Carmel等。

      2.高校成立的技术许可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OTL)。OTL模式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OTL负责全校专利申请和对外许可等事宜。由于在提高专利质量、鼓励发明人和学校积极进行专利技术转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种模式迅速普及,目前已经成为美国高校专利运营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也在积极借鉴OTL模式,如北京大学成立科技开发部,与科学研究部、社会科学部为同级管理机构。科技开发部设立综合事务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信息管理办公室、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管理运作知识产权的开发、技术转移与校企合作等各环节工作;清华大学成立技术转移系,除了直接进行技术成果转移外,还探索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合作基金、UURR(“校校企企”四方合作)、联合研发机构4种合作模式。

      3.完全商业化运作的民营中介机构。这一类机构通过对专利进行商业化操作,多维度实现专利价值并追求最大经济收益,商业化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专利信托、专利购买、专利池组合、专利联盟整合、专利许可、专利转让、专利融资、专利诉讼等。国内外关于这种完全商业化运作的民营中介机构有高智发明公司、Sisvel公司、RPX公司、Roralty Pharma公司、智谷公司、七星天等。

      4.政府主导型专利运营服务平台。这类平台一般由政府独立出资支持,或部分出资引导。对于政府牵头的半官方非盈利性质的专利运营中介机构而言,主要是通过政府立法、政策导向等方式,搭建平台来推动、引导中介行业关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技术成果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畅通政府与创新主体、应用主体的联系。这类专利运营机构以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日本生命科学知识产权平台基金等为代表。

机构发展面临困境

      通过梳理目前主要的专利运营机构运营模式不难看出,专利信息服务在这些中介机构具体工作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对于国内大多数中介机构而言,其业务范围狭窄,服务种类单一,主要集中于专利申请服务,并未形成以专利产业化、专利转让实施等实用性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中介服务,进而难以进行专利价值评估、专利交易中的尽职调查、专利技术许可转让交易、专利市场化信息咨询等高端服务。笔者认为,国内专利运营机构业务难以高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专利运营数据资源种类及内容相对匮乏。专利信息是专利运营机构赖以生存的“粮草”。法律领域的专利复审、专利权无效宣告、法律诉讼、行政执法数据,经济领域的专利质押融资、专利转让许可、企业工商登记、营业收入、投融资、税收、海关统计数据等,以及相关的专利法规政策都是专利运营需要获取的信息。而在我国现阶段,上述信息分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法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对于中介机构而言,获取的成本和难度都较高。

      2.专利运营所需复合型人才短缺。专利运营人才既要有专利所涉领域的专业知识,又要熟悉法律、商业规律,才能较好地完成专利运营活动。但是,高校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多偏向法学专业,技术、管理、经济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较为欠缺。高校、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作为主要的专利权人,掌握技术专业知识,但缺乏商业知识、法律知识。专利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的人员则缺乏把握商业机会和谈判的技巧。

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从深化专利运营信息资源管理入手,建立专利运营信息动态需求收集机制和渠道。专利运营相关数据对提升运营效率、指导运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应适时开展专利运营中各参与主体对专利信息的需求调查,建立动态需求收集机制和渠道。同时,应全面收集各类知识产权运营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基础数据和审查过程数据,转让、许可、质押融资等专利运营数据,专利价值评估数据。数据的收集范围需涵盖主要国家和地区,数据收集渠道需权威、稳定、可靠。为用户提供可以便捷获得综合信息的一站式平台,保障数据质量和数据更新,保障信息与专利运营的无缝对接。

      同时,应加强专利信息与非专利数据资源的融合。面向经济、科技、政策研究等部门和行业协会,主动推送产业专利分析报告、专利统计报告等工作成果,形成专利信息成果推送机制,进一步加强专利信息与非专利数据资源的融合,为专利运营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服务。

      笔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培育专利运营市场,筛选部分专利运营中介机构,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引导其加强对专利运营工作所需的信息挖掘、信息关联、信息利用新理论新方法探索,支持其开展对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开发,形成一批能够引领专利运营新方式、新业态的领先机构。在领先机构的标杆带领下,有效提升商业化专利运营能力,推动商业化专利运营市场透明、规范、繁荣有序、高速发展。

      除此之外,应着重培养专利运营高端复合型人才,在高校设立专利运营相关专业,增设专利运营相关课程,并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专利运营相关培训课程体系,制作标准化培训大纲并建立运营案例库,分领域、分行业、分步骤提供系统完备的公益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果。建立专利运营高端人才实践基地,促进高端复合型人才的成长。

文章末尾 1640


咨询热线

18027124727
1862002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