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基于上述数据,我们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包括获奖总体情况、分金银奖获奖项目分析以及部分著录项目等信息分析,为关注中国专利奖项目的申报人提供参考信息。
一、第25届预获奖专利总体情况分析
第25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30项(其中发明29项,实用新型1项),中国专利银奖60项(其中发明59项,实用新型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610项(其中发明608项,实用新型2项);以及外观设计金奖10项,外观设计银奖15项,外观设计优秀奖47项。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2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由24届的777项下降为25届的610项,下降率达到21.5%,可以看出,专利奖的获奖难度明显增加!获得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实用新型合计只有4项(24届有8项实用新型获奖,23届有11项实用新型获奖),相比于发明,实用新型的获奖难度进一步升高。近三年获奖数据情况对比表如下表1所示。
二、第25届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项目分析
2.1 申请日分析
从申请日角度分析,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30项专利,申请日最早的是2006年,其他的由2008延续到2021年,其中申请日在2017-2021年的专利数量最集中,也就是报奖年份前的2-6年期间申请的专利较多;详情如下所示:
2.2 地域分析
从地域角度分析,我们以获奖专利的第一专利权人所在省市为准,进行统计分析,专利金奖的获奖项目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有9项;其次是广东,有7项;江苏、上海各3项,各省市的金奖项数详情如下所示:
2.3 专利同族分析及法律事件分析
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30项专利中,未布局国际专利申请、同族专利申请的,有12项,布局了国际专利申请的有17项,而在其他国家布局了同族专利的,有18项,其中专利同族数量最多的一个项目,有30多个同族专利。同族专利申请比较多的项目详情如下:
从法律事件分析,30个专利金奖项目中,1项经历过无效,这种项目一般市场前景比较好;有5项进行过专利许可、1项有海关备案,表明相关项目的专利运用情况良好,具体详情如下:
2.4 技术领域分析
获得金奖的30个项目中,从专利的IPC主分类来看一下技术领域,细分到大类,占比多的是C07共5项,另外A61、H04、各3项;按照大类数据分析详情如下:
第25届金奖获奖项目具体清单如下:
三、第25届中国专利银奖预获奖项目分析
3.1 申请日分析
从申请日角度分析,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的60项专利中,申请日从2008年延续到2022年,其中申请日在2015-2021年的专利数量最集中,也就是报奖年份前的2-8年期间申请的专利较多,这点与金奖的项目基本保持一致;详情如下所示:
3.2 地域分析
从地域角度分析,我们以获奖专利的第一专利权人所在省市为准,进行统计分析,专利银奖的获奖项目中,排名第一的是广东省,有15项,其次是北京市,有12项,江苏省以6项排名第三,各省市及银奖项数详情如下所示:
3.3 专利权人分析
从申请人类型分析,企业41家,具有绝对优势,其次是学校17家,科研单位占比3家。各类型专利权人情况如下图所示。
3.4 专利同族分析及法律事件分析
获得中国专利银奖的60项专利中,未布局国际专利申请、同族专利申请的有33项,仅布局国际专利申请、未进入其他国家的有3项,而在其他国家布局了同族专利的,有24项(由于数量较多,暂不列详情)。通过金银奖的项目分析可以看出,国际专利申请、同族专利布局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凸显了高价值专利的方向。
从法律事件分析,60个专利银奖项目中,5项进行过质押,这种项目一般市场前景比较好;有20项进行过专利许可,有1项专利为标准专利,表明相关项目的专利运用情况良好,具体详情如下:
3.5 技术领域分析
获得银奖的60个项目中,从专利的IPC主分类来看一下技术领域,占比前两位的是主分类号是A61K和A61P领域;以上也能够看出本届热点领域所在。
排名前7的领域,具体详情如下,也能为我们报奖单位提供领域参考性:
四、第25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预获奖项目分析
4.1 地域分析
本次共计评选出中国专利优秀奖610项(其中发明608项,实用新型2项),我们以获奖专利的第一专利权人所在省市为准,进行统计分析,排名第一的是广东,有172项,其次是北京,有91项,江苏62项;具体省份信息统计数详情如下所示:
4.2 专利权人分析
从专利权人类型分析,企业占比达83.11,具有绝对优势,其次是大专院校占约16.72%,科研单位占比6.5%左右,剩余是个人和机关团体。各类型专利权人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由于多个项目涉及多个专利权人,因此数据统计会有重复)。
由于从22届专利奖开始,对于大型集团公司等的申报名额有了限制,所以按照专利的第一申请人进行分析,25届优秀奖拟获奖数目最多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4项,清华大学4项,其次是东华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分别有3项,排名前30的第一申请人获奖详情如下:
4.3 专利申请日分布情况分析
拟获得优秀奖的项目,申请日从2005年-2022年,每年都有,但是高度集中在2016-2021年,从2016-2021年每年的数量都超过了60项。从获奖专利的情况来看,其中最多的是2020年有102件,然后是2019年83件,2018年81件。下图是拟获奖专利的申请日分布信息。
4.4 技术领域分析
获得优秀奖的610个项目中,从专利的IPC主分类来看一下技术领域,细分到大类,占比多的依次是G06、H01、G01、A61等,可以看出电学、光电、机械等领域依然是热点,按照大类数据分析详情如下:
五、外观设计预获奖项目分析
第25届共计评选出外观设计金奖10项,外观设计银奖15项,外观设计优秀奖47项。由于外观设计的获奖数量不多,不再区分金奖、银奖和优秀奖,我们对合计的72个获奖项目做整体分析。
5.1 申请日分析
从申请日角度分析,外观设计奖的合计72项获奖项目中,由于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限仅有15年,相比于发明和实用新型,获奖项目申请日比较集中,从2014年延续到2021年,其中申请日在2018-2021年的专利数量最集中,也就是申请日在报奖年份前的2-5年期间的较多;详情如下所示:
5.2 地域分析
从地域角度分析,我们以获奖专利的第一专利权人所在省市为准,进行统计分析,外观设计的获奖项目中,最多的是广东有15项,浙江10项,江苏8项,北京6项,各省市的数详情如下所示:
5.3 领域分析
获奖的72个项目中,从专利的洛迦诺分类号可以看出,占比最多的是12-08,其次是23-04和06-01;数据分析详情如下:
5.4 专利同族分析及法律事件分析
外观设计奖的合计70项获奖项目中,布局了国外同族专利的有6项,从法律事件分析,70个外观设计奖项目中,3项进行过质押,3项做了海关备案,有8项进行过专利许可,表明相关项目的专利运用情况良好,具体详情如下:
小结
经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经验供参考,值得说明的是,因每年受政策以及评审变化可能会有不同,如下总结仅供参考:
1.从专利的类型看,本届获奖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均有,但是从获奖数量看,发明占有绝对优势,外观设计其次,实用新型的获奖数量从22届到25届一直在减少,25届实用新型仅获得1项金奖、1项银奖和2项优秀奖,可能与申报数量和评审要求都有关系,但是整体看出专利奖凸显高价值专利的导向。
2.从获奖专利的申请日方面考虑,发明和实用新型申请日在评奖前的4-8年,获奖专利是最多的,考虑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个时间段来说,4-8年前的技术先进性还比较好,而且如果进行了产业化,也有充足的产业化经济效益,有可能上述原因对于获奖是有利的;而外观专利,申请日更集中在评奖前1-3年申请的专利比较多,笔者推测,这与外观设计对应产品的更新换代比较快有关。
3.从23届到25届获奖数据来看,外观优秀奖的数量大概会维持在少于50项,因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部分专利在专利奖申报前后有多次变更的,所以以上相关信息统计可能存在偏差,具体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方公示数据为准。如果想获得25届获奖清单电子版或更详细的深度分析或专题分析,可以关注本公众号,后台私信工作人员,安排专业老师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