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几代铁路人瞄准世界一流水平不懈奋斗,实现了高铁建设历史性进步。从京津城际投入运营至今,我国高铁稳定运行已超10年,形成了约2.91万公里的全球最大高铁网。
中国高铁事业发展至今,已孕育形成独具特色的“高铁文化”——产业报国、锲而不舍、改革创新、拥抱世界。
针对高铁形象建设等议题,专家建议以“高铁文化”为内涵推动文化品牌建设,擦亮“中国创造”金名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上篇:“高铁文化”是奋斗中“拼”出来的
半月谈记者 苏晓洲 段续 万志云 邵鲁文
半月谈记者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看到,有着科幻外形、身披华丽“流金”饰线的“复兴号”,在生产线上排列成了壮观“军阵”。
公司企业文化部负责人姚丹介绍,2006年到2017年, 从时速200公里~250公里动车组,到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再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高铁完成速度与产品“三级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了突破一项大功率驱动电机核心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带领攻关组,一年实验烧掉的电子元器件装了一卡车,但研发团队没有放弃,直到研究成功;中车冯江华团队研发历时10多年,或在实验室日夜加班,或在全国数十个路局、动车段冒着风霜雨雪、严寒酷暑跟车添乘记录测试数据、观察新设备运行状态,终于攻克既有电网超高密度行车、电机振动噪声等高铁运行控制技术世界性难题……
“高铁文化”呼之欲出
截至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达到约2.9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国家铁路局一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说,中国高铁在列车、线路工程、信息化控制、运营管理与维保四大体系取得成就,除了硬投入,还在于拥有一支规模百万、有“十年磨一剑”精神的高铁人队伍。
经过几代高铁人孕育和拼搏,与早期“铁道兵精神”一脉相承,结合改革开放特定历史背景,融合新时代特色的“高铁文化”呼之欲出:
——产业报国,促中国速度勇攀高峰。
中国通号集团党委书记周志亮说,高铁产业技术、人才和资本高度密集,中国高铁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从“并跑”到“领跑”世界先进水平,关键是高铁人从院士到一线工人,都有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至高地位的报国情怀。这种情怀激励着高铁人长期忘我工作在车间、实验室和铁路线上,促使高铁人坚决服从国家利益调度指挥,攥指成拳、群策群力。
——锲而不舍,科技攻关永不言弃。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戴光泽说,高铁成就背后,有无数人甘于充当“无名英雄”。发扬“功成不必在我、不惧失败、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中国高铁才能占领全球产业制高点。
——改革创新,打通科学发展快车道。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朱晓宁说,脱胎于老国企的中国高铁产业体系、骨干企业基本打破僵化落后的管理体制,建立了能充分调动人员活力、“能者上、庸者下”的现代管理模式;靠着改革突破传统计划经济思想束缚,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化管理之道。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周国华说,“自主创新不见得要重新发明轮子”,把引进当手段,把消化当目的,把创新当追求,中国高铁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创造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范例。
——拥抱世界,令高铁成就闪耀全球。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左大杰说,在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中国高铁积极在世界上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在高铁出海的一揽子“中国方案”里,既有工程、技术、装备产品,更有中国标准、中国服务,在塑造国家形象和培养竞争力方面做出表率。
文化建设速度要赶上高铁发展速度
数据显示,中国高铁从之前发送旅客占比约4.5%,增长到2017年的56.8%,铁路旅客发送量增加18亿人次以上。
随着中国开始进入“高铁社会”,神州大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发生巨大改变,有助于缓解收入差、地区差和城乡差三大社会问题,直接拉动旅游、冶金、机械、建筑、精密仪器等产业快速发展,溢出效应十分明显。以动车组零部件生产设计为例,催生核心层企业140余家、紧密层企业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庞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此外,铁路还承担了很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社会职能。
中南大学教授刘灿姣说,依靠“快捷便利、平稳舒适”的高速度,“安全可控、设备精良”的高性能,“服务优质、文明和谐”的高品质,中国高铁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给予比较集中的好评,其中高铁是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科技成就。
在高铁成为海内外对中国发展成就“最承认、最接纳”要素的同时,品牌形象面临的“污名化”现象值得警惕。
中国高铁发展至今,技术上已从“跟跑”到全面“并跑”,甚至一些领域“领跑”全球的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铁一直没有走出“挨骂”的阴影。虽然中国拥有高铁完全、完整的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但外界似乎对此尚未形成稳定共识。“技术剽窃论”“亏损负担论”“廉价低质论”……各种负面舆论背后,原因非常复杂。
从表面上看,与国际运输行业竞争有关,与如何看待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有关,与国际项目、产业和技术主导权争夺掀起的舆论“倒灌”“外溢”有关。但从深层看,中国高铁过去10年比较重视技术创新,而“软板块”欠账较多,对“高铁文化”研究、认知、发掘、弘扬不够,导致“高铁跑得太快,文化建设追不上”现象出现,不良后果逐渐浮出水面。
“软实力”与“硬技术”要齐头并进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走向世界的中国高铁,“版图”越来越广袤和稠密,需要改变“高铁文化”受重视程度不高、品牌建设能力不强的现状。中国“高铁文化”具有敬业报国、锲而不舍的中国传统文化气度,自带改革创新、拥抱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质,与世界先进文化广泛接轨和深度融合。对高铁“软文化”研究和建设,要提到与应用技术研究同样的高度,“硬技术”与“软实力”创新亟待齐头并进,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让文化建设跟上高铁发展速度,把中国制造和创造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帅旗”真正树起来:
——丰富高铁文化内涵。
研究、借鉴和融会贯通世界各国的优秀工业文化成果,塑造中国高铁文化自身特色。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认真整理和总结,结合时代特点和铁路实际,对高铁文化的品质、追求和可持续力加以提升。努力探索高铁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把不同的地域文化体现在高铁的设计、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的理念与风格之中。
——帮助高铁“实力圈粉”。
宣传、文化等部门高层推动、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将高铁文化建设纳入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通过加强文化组织、文化引导和大力选树高铁发展涌现出的各类重大典型,在社会上形成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增强全民对高铁品牌的忠诚度。有计划地针对不同人群,组织开展相应的学习、参观和体验,系统介绍高铁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在社会各阶层广泛培养中国高铁形象的坚定维护者。
——创新高铁形象传播。
国家有关机构、铁路企业全面提高对高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精心策划组织、突出鲜明主题、合理运用渠道,以海内外民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分寸把握得当地宣传中国高铁正面形象,做好“中国高铁故事的世界表达”。将高铁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接待活动首选交通工具”,加入“硬币挑战”等形式活泼的助兴活动。用感同身受的乘坐体验,打消世人对中国高铁的疑虑和偏见。
下篇:建一座“高铁科技博览馆”
半月谈记者 苏晓洲 王贤 段续
在中国高铁稳定运营10年后的今天,中国高铁依然缺乏集中、系统、全面展示发展面貌的专有设施。
现有场馆重点展示历史进程
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侧,坐落着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在这里,展出中国铁路不同时期、类型及制式的一些机车车辆,如现存最早的0号蒸汽机车、“毛泽东号”蒸汽机车、“朱德号”蒸汽机车等。
中国铁道博物馆目前分为正阳门馆、东郊馆、詹天佑纪念馆三个展区。展出实物主要是国产及20世纪产自西方国家的古董蒸汽机车、内燃机车,还有反映中国铁路发展历史的展品,如“1911年大清帝国湖广铁路5厘利息递还金英镑借款债券”、铜质煤油信号灯等铁路文物。而詹天佑馆则属于专题人物纪念馆。
除国家级专业铁路博物馆外,国内以铁路为主题的地方性博物馆还有上海铁路博物馆、沈阳铁路陈列馆等,“古董机车”、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铁路界碑、进口钢轨、早期火车时刻表、“上等”列车包厢等馆藏文物,都比较侧重展示铁路发展历史进程。
我国运营着占全世界最长里程的高铁线路,每天有几千列高铁在全国各地奔驰,但大部分博物馆与高铁事业相关的展陈内容还不够多,特别是有感官冲击力、能带来实际体验的展览不够。通过现在的铁路主题博物展陈,观者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到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曲折艰难,但对中国铁路特别是先进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现实,尚缺乏全面深入了解。
“感官体验”树形象事半功倍
一位长期从事中国铁路海外拓展业务的人士介绍,当前中国高铁出海面临的困扰之一,是外方根深蒂固的轻视:认为中国高铁技术完全靠近年“逆向仿制”西方,没有技术积累和创新。相关情绪,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潜在客户心目中存在,在早就接受了西方铁路、西方列车、西方标准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同程度存在。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朱晓宁常年跟海外铁路界人士打交道。他发现,这类人群对中国高铁总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而一旦身体力行接触、体验列车、场站、制造企业总装车间,就会被中国高铁折服,回去就变成中国高铁的“义务宣传员”。
武汉高铁训练段段长吴思强,曾接待过一个80余人的海外各界人士访问团。在武汉高铁训练段,访问团成员们参观高铁列车实物、询问设施设备功能、亲手驾驶动车组模拟驾驶器。很多人刚开始一脸怀疑,但后来对我国高铁发展惊叹不已。
“一次体验胜过‘一箩筐好话’!我们从2015年开始已举办了14批涉外铁路技能培训班,很多外国学员经历参观、体验、学习等过程后,打消了重重疑虑,感到大开眼界,很多人对中国高铁产生强烈认同感,并由衷推崇!”吴思强说。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高铁无论是运营规模、系统集成技术还是综合实力都“领跑”世界,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中国高铁科技博览馆”作为文化形象展示“窗口”,以此唤起国人对高铁事业发展的更大支持,助推中国先进轨道交通事业发展。
精心选址和科学布展是关键
有高铁设计领域相关专家认为,设立“中国高铁科技博览馆”,最佳选址是依托长城、北京冬奥和京张高铁三大背景,落户京张高铁智能控制枢纽——八达岭长城站。在此建馆能与中国铁道博物馆的“詹天佑纪念馆”、老京张铁路“人字坡”呼应,中国铁路古典和现代,中国高铁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之交相辉映,具有特别意义。
京张高铁有“中国高铁2.0版”之称,全线采用智能技术建造,技术水准堪称中国高铁新标杆。其中,八达岭站位于万里长城八达岭地下102米深处,为世界上最大最深的高铁站,现代化候车、乘降、新风、消防、避险系统一应俱全,很多洞管、断面工程创造了世界之最。站内,乘客能刷脸进站,各种智能机器人和手机应用软件能承担订酒店、购物、订奥运门票等功能。穿行这座车站的“复兴号”升级版列车,还有望采用智能自动驾驶技术。
在一些学界人士看来,中国电力机车摇篮株洲、中国高铁列车整车生产基地长春和青岛等地,比较适宜建立“中国高铁科技博览馆”。
不论“博览馆”选址何处,都应突出“高铁”这一主题。不仅要精心征集、实物展示中国高铁早期自主研发车型,如“中华之星”“中原之星”“蓝箭号”“长白山号”等高铁列车,还要巧妙展示中国高铁一脉相承的技术源流。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博物馆展陈技术,生动解析从线路、桥梁、隧道到通信信号、传动控制的中国高铁原创核心技术,引入人工智能模拟驾驶和乘坐体验等形式,展示高铁事业发展成就。
专家建议,设立“教训展示区”,展陈解析一些事故及发展历程中出现的问题、瑕疵,展示针对性改进措施实施后的改进效果,展现中国高铁开放的胸襟和不回避失败的态度。展览要达到的目的,是争取让更多人通过参观和体验,爱上中国高铁速度、维护中国高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