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服务| 案例| 我们
行业资讯
只要文本写得好专利申请定成功,媒体:一些企业为何热衷伪创新

     “不管企业发展是否需要,都要想尽办法比拼专利比论文,能否产业化根本不重要”“项目评审走形式”……半月谈记者在国内高新技术企业采访时,一些民营企业家和高校学者对当前一些企业的伪创新现象表达了不满。 

弱专利、假需求:部分企业热衷伪创新 

      近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常林集团因涉嫌项目空转、科研造假备受舆论关注。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企业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行欺骗之实的伪创新乱象屡禁不止。 

      “说实话,我们企业95%以上的专利就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产业化。”一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知名药企负责人说。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请“写手”代写及购买专利。但这种往往是缺少技术含金量的弱专利,质量很低。 

      半月谈记者联系了该企业推荐的一家专利代理机构,以购买专利为由进行咨询,对方坦言,购买一项发明专利约需2万元,但不保证能产业化,“用来充数量没问题,手续都齐全”。该业务人员还透露,其公司平台上交易的专利,七成都无法产业化。 

       一位新兴产业集聚基地负责人对此亦有同感。他调研发现,一些小微企业研发专职人员只有两三人,却是专利大户,办公室挂满了各类证书,产品品类更极其丰富。正是因为深谙“创新”之道,有的将一项技术发明放在10个不同应用场景,分开申报,便有了十个专利,有的就是砸钱买,“连专利名称内容都说不清楚,纯属形象工程”。 

      该负责人还反映,有的企业干脆“拿来主义”,直接将他人产品贴上自己的品牌,被业内戏称为“贴牌式创新”,这一现象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表现尤甚。 

      “不仅以弱专利伪装技术进步,还善于造假、夸大市场需求与订单量来造势。”刚在一场科技企业路演活动担任评审的专家分析,一些互联网领域创新不去安心根植于核心技术,而是热衷于过度炒作假需求来玩资本游戏。 

“数字冲动”扰乱创新秩序 

       接受采访的企业家们及高校学者坦言,近几年专利申请、创新项目申报中反映出的“数字冲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导致一批所谓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只能看不能用,更不能产业化,干扰了创新秩序,损害了创新氛围。 

       “缺少原始创新、重大创新,不愿意坐冷板凳下硬功夫,而是一心想挣快钱,搞快餐式创新。”在专家们看来,这股歪风背后,企业一方面想垒高创新的“数字成绩”,套取国家创新政策资金,一方面利用重视创新的社会心态,包装自己吸引更大市场投资及订单。 

        上述药企负责人举例说,比如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复审时,都明确要求申报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但由于审核形式以纸质申报材料为主,缺少实地实物的多方校验,一些创新投机行为得以蒙混过关。“甚至滋生了中介产业链,凭借特殊的沟通渠道,帮助伪创新通过审查。” 

       一位刚从知名高校离职的创业者吐槽,近日正忙着帮一位建筑商朋友写专利,对方不关心写啥,就是需要专利“傍身”来申报项目。“于是我绞尽脑汁,将研究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方向与建筑行业相结合,在办公室憋了两个。”他说,只要文本写得好,专利一般跑不了。 

剔除虚火,严惩造假 

       伪创新不仅仅挤占大量政策补贴名额,更挫伤真正埋头苦干的创新者,也影响了决策部门对科技进步的客观认知,拖累了我国创新脚步,降低全社会的创新水平和质量。 

       “可怕的是,企业在数字冲动、利益驱使下知假造假,并相互攀比。一些政策与评审漏洞又让伪创新怪圈得以运转,必须尽快扭转这一局面。”受访者深感忧虑。 

       专家表示,首先要从源头上提高专利含金量,将创新的数量优势转化成质量优势。一方面强化专利评价质量导向,完善专利统计发布制度,并加大对地方专利质量的考核与监督;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地方奖励专利申请者的做法,建议做好甄别,避免专利申请通过便束之高阁的现象。 

       企业家认为,在支持创新项目时,亟待建立科学评判的遴选机制,避免“走过场”“拍脑袋”,如加大对项目资金中研发费用支出的审查,增加对产品的实地实景验收等。 

       对于贴牌式创新的造假行为,受访者认为应该出台惩罚举措,将涉事企业纳入创新政策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的黑名单,限制其获取创新资金支持等。 

文章末尾 1640

返回
列表
上一条

新形势下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下一条

谨防技术秘密以申请专利的方式被泄密